首页新闻动态 → 正文

【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星星之火抗疫同心 阻击疫情你我同在

[日期:2020-02-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星火一:服务一线,也是战“疫”前线

高举党的旗帜,争当亮旗先锋。疫情期间,赛罕区大学西路派出所与师大居委会、师大后勤服务集团物业管理中心及家属区部分党员志愿者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每日来访登记、测量体温、全面消毒、采购物资等应接不暇的防控工作令人身心疲惫,但同甘共苦、相扶相助的过程却让这些一线工作者们更加坚定了疫情不消我不撤的决心。他们说:“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定会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保护好家属区教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相信,党旗飘扬之处,必是疫情消散之处。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党员干部的有力行动,定将汇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火二:依靠群众,是抗“疫”伟力之源

处处是战场,人人是战士。国难当头,每个人都在竭尽所能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得知我校防控物资短缺后,后勤服务集团聘用职工金海花向学校捐赠了2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盛乐校区洗浴中心负责人张超向学校捐赠了23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文学院教师任晓彤向校医院捐赠了个人手中的三套防护服;盛乐校区物业服务承包方维港物业公司向学校捐赠了5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及5个红外测温枪,同时还向和林县医院捐赠了30000元资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前线有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后方有万家灯火保驾护航。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是我们战胜这场疫情的不竭力量之源。


星火三:制“罩”微光,点亮疫情防控“长明灯”

心手相连,共同制“罩”。就在疫情将大多数人困于室内无法外出时,内蒙古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我校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陈引弟细心地发现,仍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防护措施不到位、口罩短缺的问题。如何在不给社会、政府以及医护人员增加负担的前提下缓解社区一线防护物资短缺问题,便成了陈引弟日思夜想的头等大事。于是,得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本院职工自制口罩这一消息时,陈引弟欣喜若狂,迅速寻求了内蒙古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主任陆俪平的帮助,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刘爱华的技术支持下现场学习了制“罩”的方法,并联合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办主任云建国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师大社区内共同倡导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小组活动“心手相连,共同制'罩'”活动,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用行动发出点点微光,在疫情的阴影下,照亮更多人的生活,点燃更多人的希望。


星火四:立足专业,为抗“疫”献策献力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舆情防疫。疫情发生后,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乌琼芳立足专业优势,组建研究生团队,申请加入清博大数据的战“疫”舆情分析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全国或自治区的疫情防控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工作,目前已形成近两万字的大数据分析报告三份,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疫情期间开展相关行动及决策提供借鉴参考。此外,她还主动参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媒体阅评工作,参与撰写疫情防控工作新闻阅评日报,对我区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分析优质报道提供给媒体交流,将整体情况分析研判后提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供决策,并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纵横周刊”栏目上进行了连线直播,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评论和舆论引导,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星火五: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与责任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得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奈伦和兴园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且有30多名内师大教职工居住在内后,学校给予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定专人负责开展和兴园小区防控工作,及时建立沟通渠道,制定管控和保障措施。内师大和兴园教职工临时党支部也应声成立,协助学校为和兴园师大人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在小区实行全面封闭的第二天,学校后勤部门为小区教职工送去了防护消毒用品、口罩、体温计、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急需品,解决了教职工生活和防护物资短缺问题,免除了教职工的生活之忧。病毒可以被隔离,但爱和责任不会被隔离,学校将永远是广大师生的坚强后盾。


星火六:凝“青”聚力,吹响战“疫”冲锋号

以青春知名,向疫情宣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校音乐学院免费师范生薛世亮同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义无反顾地向满洲里市南区街道办事处丁香园社区党委书记递交了抗击疫情志愿书,勇敢地奔向了疫情防控前线。不畏严寒恶劣的天气条件,他积极主动完成社区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分班分组开展不间断巡逻防控;在小区入口等人员流动场所设置卡点进行车辆及人员的排查登记;在室外零下三十度的极寒天气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叫苦不叫累,认真仔细地为社区居民把好“第一道关口”。薛世亮说:“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我的培养。国家有难,我必须冲锋向前,为疫情防控工作竭尽全力。” 零下三十度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为这个阴霾笼罩的冬天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疫情期间,像薛世亮这样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青年学子还有很多。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9个学院262名学生志愿者投入到防疫志愿活动中。服务地区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北京市、江西省、山西省、贵州省、河北省等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全部涵盖。服务范围包含防疫宣传、新闻采编、人员信息录入、发放口罩、防疫排查、社区值班、住户出入登记等17个种类的志愿服务工作。服务时长累计突破一万余小时。


星火七:同心同行,统一战线并肩战“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自治区高校工委下拨党费5万元、学校党委先期划拨党费10万元,专项用于购置各类防护物资、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工作人员等。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也向党外知识分子发出了抗击疫情的倡议书,并用会费购买了800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捐赠给在我校防疫一线工作的后勤和安保人员。在组织领导得力,人力物力齐备的条件支持下,学校广大党员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戮力同心、携手共进,共同投身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全校师生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星火八:以艺战“疫”,致敬抗“疫”一线勇士

疫情面前,没有孤岛。在举国上下奋力抗击疫情之际,我校师生虽身在家中、却心系一线,他们用作品表达内心情感,展现出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和防控疫情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歌曲,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绘画,一部部精心制作的视频,一张张定格美好的照片,无不告诉人们,即使病毒给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依然有勇敢的人逆路而行。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低头,也没有惧怕,而是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冲在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是时代的先行者。我们向这些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勇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带给他们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勇气与信心,赢得这场战“疫”的最后胜利。


星火九:真情援助,浓浓关爱暖人心

温情相守,共度难关。疫情的蔓延,不仅对广大师生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难以避免地伴随着心理及物质上的损害。对此,学校充分利用专业的师资和优势迅速组建起一支以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为成员的内师大“抗击疫情 温暖心灵“心理辅导师资团队团队,开通心理援助专线和网络邮箱心理辅导服务,面向全自治区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和援助工作。同时,为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校还启动应急资助工作,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对学生从心理疏导、情感关怀、经济资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爱帮扶,帮助同学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星火十:抗击疫情,世界与我们站在一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肆虐,“生病”的武汉市,饱受创伤的武汉人民,不仅牵动着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也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我校国际交流友好院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斯塔菲耶夫国立师范大学外事处处长、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叶甫盖尼·科尔涅娃等师生多次发来慰问信,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一声声坚定有力的加油和一句句充满希望的祝福传递着温暖与爱心,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承诺,有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国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有世界各国人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倾力相助,必将迎来“柳暗花明”。

阅读:

    © 2016-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政办公室